烏篷船上
關燈
小
中
大
烏篷船上
第七十二章
夜色如墨,繁星將偌大的西湖映得波光粼粼。盛大的花燈會進展才過半,四周的游客氛圍卻如秋天的夜霧,驟然冷卻。
江風拂面,姜瑤站在岸邊,望著夜霧籠罩下幽暗深沈的湖水,心中憂慮重重。
倏忽間,一句悠揚清靈的吟唱破空而來,劈開湖面上輕輕裊裊的冷霧,瞬間穿透了夜的寂靜,彌漫在整個湖面上。兩岸的看客們紛紛被這美妙的歌聲吸引,循聲望去,只見一艘簡樸小巧的烏篷船從夜色中緩緩駛來。
烏篷船是江南荷塘中最常見的那種小船,平日裏采蓮的少女時常坐在船頭,采蓮剝蓬。而此時,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正坐在烏篷船頭,耳下垂著兩根烏亮的麻花辮,耳畔簡單插著一支粉嫩欲滴的蓮花苞,宛如鄰家少女般清麗動人。
女子的音色有一種玉質碰撞般的清亮通透,又似清泉般叮咚流淌,餘音裊裊,仿佛能淌進人的心窩。她唱著江南小調《采蓮曲》,赤足伸入水中,隨著歌聲的節拍輕輕踏著水浪,仿佛一個天真無憂的少女在荷塘中嬉戲。
烏篷船上只有惺忪的一點燈火,與其他花船上燈火葳蕤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微弱的燈火卻為女子的神秘和歌聲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感。
“這歌聲好耳熟啊,好像在哪聽過似的……”岸邊的人們竊竊私語。
“是杜娘子!”有眼尖的人認出來,激動地喊出聲。
“杜娘子?可是那位歌喉冠絕天下的妙音歌姬杜泠音?我還沒見過她的真容呢,只遠遠聽過她唱歌……好像是她的歌聲。”
朦朧夜色下,不少人憑歌聲認出了烏篷船上的女子。能將這首熟悉的民間小調《采蓮曲》唱得猶如天籟梵音,空靈洗耳的,想必也只有那位名動江南的妙音娘子杜泠音了。
杜泠音以往游街表演,皆以輕紗覆面,實則少有人見過她面紗下的真容。比起容貌,她曼妙動人的歌聲更令人念念不忘。
如今花燈會上,杜泠音破天荒地露面,一身采蓮女的清新裝扮,唱著婉轉悠揚的民謠小調,一下子攫取了所有人的視線。斷橋之上慵懶的貴人們,也擱下了手中的茶碗,凝神細聽。
杜泠音對周遭的叫好聲恍若未覺,依舊泰然自若地哼唱著歌,緩緩從船頭站起身來。
她坐著時身上的衣著不顯,只隱約看見是藕荷色長裙,輕薄如紗衣。然而當她直起身來,裙擺隨著起身的動作垂落,大幅的裙擺舒展開,隨風擺動,在惺忪燈火下隱現繁覆的花紋。
“這衣裳薄如紗,卻有著肌理般的質感,看上去好像不是尋常見的棉紗或麻紗之類……”
“我織過棉布,尋常的棉紗要做出這種質感,厚度上一定難有這般輕盈。”
“那這衣料既有質感,又輕柔如薄霧,豈非很難得?”
“船上燈火昏瞑,實在瞧不仔細……沒準是咱們看錯了,哪有那麽玄乎的布料。爺爺我比你多吃了三十年飯,都沒見過你形容的那種布料!”
杜泠音彎腰從船倉中取出一盞盞的小荷花燈,點燃後逐一放歸湖面,任其隨湖水飄蕩開來。不多時,湖面上便綴上了一片荷花叢,將漆黑的湖水照得亮堂堂,如繁星綴滿夜幕。
“這姜家的花燈真是別致不落俗啊,貼合了采蓮的意境,和前番幾艘花船上明亮璀璨的花燈比起來,別有一番意趣啊。”
“說實話,我早看膩了那些個花船就知道比誰更大,比誰花燈更多,跟人吃多了油葷,早膩味了。還是這個好,別出心裁,歌美人美,花燈更美!”
“現在亮堂多了,杜娘子的衣裙比方才更亮眼了。”
“阿娘,這裙子好看,我也想要……”
“我也想我也想,明天去問問上哪能買到這件衣裳。”
圍觀議論的游人中,有從京城過來的商旅,對前不久風靡京城的藕布有所耳聞,仔細一瞧。杜娘子身上穿著的衣裙,色澤溫潤、質地細膩,輕若蟬翼,可不就是那用藕絲織成的布嗎。
見多識廣的商旅毫不吝嗇地像身旁的人們講述這藕布是如何在數十日內風靡上京,成為不輸錦繡綾羅的上等面料。
許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大燕本土竟然還有這樣一種用藕絲織出來的布,好奇地留神多看了幾眼。聽聞這藕布是能與沈香國的錦繡綾羅分庭抗禮的上等面料,如今在京城是眾多公子千金追求的心頭好,更是驚喜又驕傲。
“呔,我早看不慣沈香國那般布商管我們叫武蠻子了,好像咱們離了他們不會織布制衣了。”
“就是,沈香閣每年光錦繡綾羅賺走大燕多少黃金白銀啊?偏偏那些敗家的紈絝貴戚就愛大把砸錢去捧場,就差把咱大燕的國庫搬空了!”
“咱們大燕能有自己的上等好布,是天大的好事,別說是藕絲織的,就是蜘蛛絲織的,我也第一個支持!”
“你這張嘴別把我笑死,蜘蛛絲織的誰敢穿哈哈……”
姜瑤聽到不遠處傳來的議論,多半是好評,心裏的大石終於能落下。不管今晚能不能奪魁,至少藕布在江南的名頭算是打響了。
荷花燈上的蠟燭燃盡,烏篷船也在盡頭處滅了燈,在杜泠音漸弱的低吟中完美謝幕。
最後一個登場的是葛氏布莊,姜瑤曾經的死對頭。盡管他們在搞砸了貢布牌匾後日漸式微,但借著依附沈香閣虞氏的勢力,依舊經營著不多的店面勉力維持。
如今的葛氏布莊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風光,更像是虞氏寄生於其上的傀儡,聽聞連這次花燈會都是虞氏強壓著葛氏當家的報名參選。
姜瑤本對這樣的空心布莊不抱任何期待,也沒把葛氏當成旗鼓相當的對手。她放松地靠枕在謝不言的肩頭,整個人放松下來,只等游船結束後的最後投票。
剛才緊張的心神松解開,她瞇著眼有點兒犯困,擡手打了個哈欠。謝不言捏了捏她的指尖,示意她擡頭看。
葛氏花船緩緩駛過來,船上依舊花燈如晝,表演也同虞氏的很像,只是舞姬穿著的縷金長裙——
好像是藕布做成的!
姜瑤眼皮一跳,迅速坐正來,再仔細看上幾眼,確認了,那就是“藕布”。但又與她姜氏的藕布不同,葛氏的藕布成衣有點兒不對勁。
她心念一轉,把這事兒揣測明白了。葛氏所謂的藕布估計是虞氏那邊給的,而前不久虞越澤派烏雅來姜家臥底,正是百般試探,想要竊走藕絲織布的秘方。
好在她和謝不言及時察覺了,當初刻意在烏雅面前演了一出好戲,讓虞越澤自以為得手了藕絲織布的真正秘方。
仔細看葛家的藕布,顏色不夠均勻,底色發黃,邊緣有毛躁的地方,用金線滾邊來遮擋,做出了縷金藕布裙。
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姜瑤眼中“山寨”藕布的瑕疵不少,但落在看客眼中,葛氏的藕布與方才姜氏的藕布成衣極為相似,甚至不相伯仲。只不過姜氏花船表演《采蓮曲》的意境與衣裳服飾更為貼合,而葛氏舞女穿著素雅的藕色縷金裙,跳著狂放浮誇的舞蹈,顯得有些艷俗。
葛氏自然不如虞氏那般闊綽,能讓舞者一邊跳一邊灑金珠。兩位舞女只是誇張地扭動著腰肢,媚眼如絲地向沿岸的觀眾們揮手示意。
“嘶——”兩位舞姬寬大的袖子糾纏在一處,又舞動著扯開時,一人的袖子忽地被扯破,尷尬地只剩半截掛在臂上。舞女一時也慌了神,遮掩著殘破的衣裳,不知所措地停了下來。
眾目睽睽之下,葛氏的舞姬表演和成衣展示出了個大洋相,岸邊傳來此起彼伏喝倒彩的聲音。
“這也是藕布嗎,質量這般差,別說是上等面料了,我看連一般的土棉布都不如!”
“倒也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瞧那杜娘子穿著的藕布長裙還挺不錯啊,款式好看,也不像質量低劣的樣子……”
“隔那麽遠,這質量好不好,光看能看得仔細嗎?說不定杜娘子轉兩個圈,衣裳也被什麽刮破了呢!我瞧你啊,就是被杜娘子迷了眼吧。”
……
藕布的口碑一整個大翻車,姜瑤聽得急死了,恨不能沖上去告訴大家,葛氏手裏的藕布是仿造的低劣贗品,真正的藕布雖然輕薄,卻也潤澤柔韌,絕不會一扯就碎。
謝不言寬慰她,也有京城來的商旅為姜家的藕布正名。
“我在京城買到過姜家的藕布,質地堅韌不輸綾羅綢緞,上京的貴女拿藕布裁做蹴鞠服,都沒聽過有扯壞的。”
“風靡京城的藕布我只聽過姜家的,從未聽過葛氏也有藕布。莫不是葛家自個兒琢磨著仿造,弄巧成拙了吧!”
“蘇兄分析得有理,葛老板要真想織好藕布,還是跟姜家取取經吧,省得鬧出笑話來,多難堪。”
葛老板面上青一陣紅一陣,僵著笑臉應著旁人的冷嘲和打趣。
姜瑤心下稍安,雖然姜家藕布的口碑多少被葛氏假藕布給牽連了,但這都只是暫時的,隨著姜氏布莊走出溧水,在各處都城開設分店,相信更多人會對藕布做出公允評價。
葛氏花船在一片起哄的嘲笑中倉促結束了游湖。官鑼一響,點燃一炷香,香焚盡前眾人仍可投出手中尚有的票。
輸贏未定,姜瑤的心不可避免地提了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七十二章
夜色如墨,繁星將偌大的西湖映得波光粼粼。盛大的花燈會進展才過半,四周的游客氛圍卻如秋天的夜霧,驟然冷卻。
江風拂面,姜瑤站在岸邊,望著夜霧籠罩下幽暗深沈的湖水,心中憂慮重重。
倏忽間,一句悠揚清靈的吟唱破空而來,劈開湖面上輕輕裊裊的冷霧,瞬間穿透了夜的寂靜,彌漫在整個湖面上。兩岸的看客們紛紛被這美妙的歌聲吸引,循聲望去,只見一艘簡樸小巧的烏篷船從夜色中緩緩駛來。
烏篷船是江南荷塘中最常見的那種小船,平日裏采蓮的少女時常坐在船頭,采蓮剝蓬。而此時,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正坐在烏篷船頭,耳下垂著兩根烏亮的麻花辮,耳畔簡單插著一支粉嫩欲滴的蓮花苞,宛如鄰家少女般清麗動人。
女子的音色有一種玉質碰撞般的清亮通透,又似清泉般叮咚流淌,餘音裊裊,仿佛能淌進人的心窩。她唱著江南小調《采蓮曲》,赤足伸入水中,隨著歌聲的節拍輕輕踏著水浪,仿佛一個天真無憂的少女在荷塘中嬉戲。
烏篷船上只有惺忪的一點燈火,與其他花船上燈火葳蕤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微弱的燈火卻為女子的神秘和歌聲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感。
“這歌聲好耳熟啊,好像在哪聽過似的……”岸邊的人們竊竊私語。
“是杜娘子!”有眼尖的人認出來,激動地喊出聲。
“杜娘子?可是那位歌喉冠絕天下的妙音歌姬杜泠音?我還沒見過她的真容呢,只遠遠聽過她唱歌……好像是她的歌聲。”
朦朧夜色下,不少人憑歌聲認出了烏篷船上的女子。能將這首熟悉的民間小調《采蓮曲》唱得猶如天籟梵音,空靈洗耳的,想必也只有那位名動江南的妙音娘子杜泠音了。
杜泠音以往游街表演,皆以輕紗覆面,實則少有人見過她面紗下的真容。比起容貌,她曼妙動人的歌聲更令人念念不忘。
如今花燈會上,杜泠音破天荒地露面,一身采蓮女的清新裝扮,唱著婉轉悠揚的民謠小調,一下子攫取了所有人的視線。斷橋之上慵懶的貴人們,也擱下了手中的茶碗,凝神細聽。
杜泠音對周遭的叫好聲恍若未覺,依舊泰然自若地哼唱著歌,緩緩從船頭站起身來。
她坐著時身上的衣著不顯,只隱約看見是藕荷色長裙,輕薄如紗衣。然而當她直起身來,裙擺隨著起身的動作垂落,大幅的裙擺舒展開,隨風擺動,在惺忪燈火下隱現繁覆的花紋。
“這衣裳薄如紗,卻有著肌理般的質感,看上去好像不是尋常見的棉紗或麻紗之類……”
“我織過棉布,尋常的棉紗要做出這種質感,厚度上一定難有這般輕盈。”
“那這衣料既有質感,又輕柔如薄霧,豈非很難得?”
“船上燈火昏瞑,實在瞧不仔細……沒準是咱們看錯了,哪有那麽玄乎的布料。爺爺我比你多吃了三十年飯,都沒見過你形容的那種布料!”
杜泠音彎腰從船倉中取出一盞盞的小荷花燈,點燃後逐一放歸湖面,任其隨湖水飄蕩開來。不多時,湖面上便綴上了一片荷花叢,將漆黑的湖水照得亮堂堂,如繁星綴滿夜幕。
“這姜家的花燈真是別致不落俗啊,貼合了采蓮的意境,和前番幾艘花船上明亮璀璨的花燈比起來,別有一番意趣啊。”
“說實話,我早看膩了那些個花船就知道比誰更大,比誰花燈更多,跟人吃多了油葷,早膩味了。還是這個好,別出心裁,歌美人美,花燈更美!”
“現在亮堂多了,杜娘子的衣裙比方才更亮眼了。”
“阿娘,這裙子好看,我也想要……”
“我也想我也想,明天去問問上哪能買到這件衣裳。”
圍觀議論的游人中,有從京城過來的商旅,對前不久風靡京城的藕布有所耳聞,仔細一瞧。杜娘子身上穿著的衣裙,色澤溫潤、質地細膩,輕若蟬翼,可不就是那用藕絲織成的布嗎。
見多識廣的商旅毫不吝嗇地像身旁的人們講述這藕布是如何在數十日內風靡上京,成為不輸錦繡綾羅的上等面料。
許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大燕本土竟然還有這樣一種用藕絲織出來的布,好奇地留神多看了幾眼。聽聞這藕布是能與沈香國的錦繡綾羅分庭抗禮的上等面料,如今在京城是眾多公子千金追求的心頭好,更是驚喜又驕傲。
“呔,我早看不慣沈香國那般布商管我們叫武蠻子了,好像咱們離了他們不會織布制衣了。”
“就是,沈香閣每年光錦繡綾羅賺走大燕多少黃金白銀啊?偏偏那些敗家的紈絝貴戚就愛大把砸錢去捧場,就差把咱大燕的國庫搬空了!”
“咱們大燕能有自己的上等好布,是天大的好事,別說是藕絲織的,就是蜘蛛絲織的,我也第一個支持!”
“你這張嘴別把我笑死,蜘蛛絲織的誰敢穿哈哈……”
姜瑤聽到不遠處傳來的議論,多半是好評,心裏的大石終於能落下。不管今晚能不能奪魁,至少藕布在江南的名頭算是打響了。
荷花燈上的蠟燭燃盡,烏篷船也在盡頭處滅了燈,在杜泠音漸弱的低吟中完美謝幕。
最後一個登場的是葛氏布莊,姜瑤曾經的死對頭。盡管他們在搞砸了貢布牌匾後日漸式微,但借著依附沈香閣虞氏的勢力,依舊經營著不多的店面勉力維持。
如今的葛氏布莊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風光,更像是虞氏寄生於其上的傀儡,聽聞連這次花燈會都是虞氏強壓著葛氏當家的報名參選。
姜瑤本對這樣的空心布莊不抱任何期待,也沒把葛氏當成旗鼓相當的對手。她放松地靠枕在謝不言的肩頭,整個人放松下來,只等游船結束後的最後投票。
剛才緊張的心神松解開,她瞇著眼有點兒犯困,擡手打了個哈欠。謝不言捏了捏她的指尖,示意她擡頭看。
葛氏花船緩緩駛過來,船上依舊花燈如晝,表演也同虞氏的很像,只是舞姬穿著的縷金長裙——
好像是藕布做成的!
姜瑤眼皮一跳,迅速坐正來,再仔細看上幾眼,確認了,那就是“藕布”。但又與她姜氏的藕布不同,葛氏的藕布成衣有點兒不對勁。
她心念一轉,把這事兒揣測明白了。葛氏所謂的藕布估計是虞氏那邊給的,而前不久虞越澤派烏雅來姜家臥底,正是百般試探,想要竊走藕絲織布的秘方。
好在她和謝不言及時察覺了,當初刻意在烏雅面前演了一出好戲,讓虞越澤自以為得手了藕絲織布的真正秘方。
仔細看葛家的藕布,顏色不夠均勻,底色發黃,邊緣有毛躁的地方,用金線滾邊來遮擋,做出了縷金藕布裙。
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姜瑤眼中“山寨”藕布的瑕疵不少,但落在看客眼中,葛氏的藕布與方才姜氏的藕布成衣極為相似,甚至不相伯仲。只不過姜氏花船表演《采蓮曲》的意境與衣裳服飾更為貼合,而葛氏舞女穿著素雅的藕色縷金裙,跳著狂放浮誇的舞蹈,顯得有些艷俗。
葛氏自然不如虞氏那般闊綽,能讓舞者一邊跳一邊灑金珠。兩位舞女只是誇張地扭動著腰肢,媚眼如絲地向沿岸的觀眾們揮手示意。
“嘶——”兩位舞姬寬大的袖子糾纏在一處,又舞動著扯開時,一人的袖子忽地被扯破,尷尬地只剩半截掛在臂上。舞女一時也慌了神,遮掩著殘破的衣裳,不知所措地停了下來。
眾目睽睽之下,葛氏的舞姬表演和成衣展示出了個大洋相,岸邊傳來此起彼伏喝倒彩的聲音。
“這也是藕布嗎,質量這般差,別說是上等面料了,我看連一般的土棉布都不如!”
“倒也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瞧那杜娘子穿著的藕布長裙還挺不錯啊,款式好看,也不像質量低劣的樣子……”
“隔那麽遠,這質量好不好,光看能看得仔細嗎?說不定杜娘子轉兩個圈,衣裳也被什麽刮破了呢!我瞧你啊,就是被杜娘子迷了眼吧。”
……
藕布的口碑一整個大翻車,姜瑤聽得急死了,恨不能沖上去告訴大家,葛氏手裏的藕布是仿造的低劣贗品,真正的藕布雖然輕薄,卻也潤澤柔韌,絕不會一扯就碎。
謝不言寬慰她,也有京城來的商旅為姜家的藕布正名。
“我在京城買到過姜家的藕布,質地堅韌不輸綾羅綢緞,上京的貴女拿藕布裁做蹴鞠服,都沒聽過有扯壞的。”
“風靡京城的藕布我只聽過姜家的,從未聽過葛氏也有藕布。莫不是葛家自個兒琢磨著仿造,弄巧成拙了吧!”
“蘇兄分析得有理,葛老板要真想織好藕布,還是跟姜家取取經吧,省得鬧出笑話來,多難堪。”
葛老板面上青一陣紅一陣,僵著笑臉應著旁人的冷嘲和打趣。
姜瑤心下稍安,雖然姜家藕布的口碑多少被葛氏假藕布給牽連了,但這都只是暫時的,隨著姜氏布莊走出溧水,在各處都城開設分店,相信更多人會對藕布做出公允評價。
葛氏花船在一片起哄的嘲笑中倉促結束了游湖。官鑼一響,點燃一炷香,香焚盡前眾人仍可投出手中尚有的票。
輸贏未定,姜瑤的心不可避免地提了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